砂蒸压加气砼砌块是采用硅质材料(砂、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硬化剂(石膏)、发气剂(铝粉),经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多孔砼制品,是当今用途较为广泛的新型墙体材料。砂蒸压加气砼砌块的生产,可大量利用尾矿砂和脱硫石膏等工业废弃物,符合发展循环经济战略,属于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砂蒸压加气砼砌块作为墙体保温材料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重量轻、保温、抗震、吸音、防火性能好、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另外砂蒸压加气砼砌块外墙具有较高的精确性,能充分保证薄层施工工艺的要求,可直接在砌块内墙表面进行薄层批嵌,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砌块尺寸大,可连续砌筑,不受一次砌筑高度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砌筑速度,并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可切锯、镂线槽等,便于管线埋设。尽管砂蒸压加气砼砌块自保温节能材料具有其它建筑材料无法相比的许多优点和性能,但是在目前,施工人员对材料的性能和施工方法了解程度不够,在砂蒸压加气砼砌块使用中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设计深度不足、按传统工艺施工、使用普通砌筑砂浆、不采取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等问题,容易引发墙体达不到节能效果、空鼓、裂缝和渗漏等质量通病。特别是其与主体结构(框架或框剪结构的柱、梁、板、墙)交接处产生裂缝;整片墙体产生龟纹式的裂缝;顶层砌体门、窗洞口的角部及预留洞口的八字裂缝等。这些裂缝的产生大都在砌墙后一段时间和室内装潢过后出现,内墙的裂缝严重影响外观效果,外墙的裂缝有可能导致墙体的渗漏,给住户造成很大精神压力和经济损失。因此参建各方在非承重砂蒸压加气砼砌块自保温墙体建筑应用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在材料质量控制、建筑结构构造和施工管理等方面严格管理,保证节能效果,控制质量通病的发生。
一、砂蒸压加气砼砌块墙体开裂原因分析
对于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来说,每一堵墙包括梁、柱、门窗洞口和填充墙、抹灰层、外墙装饰层等,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墙”。在这个“整体墙”中,由于许多内在因素的影响,产生多样的内应力,这些内应力从墙体砌筑时便已开始形成,并慢慢在墙体中发生变化。当变化过程中较大的内应力集中在墙体的某一部位,而该处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抗衡的情况下,则会产生裂缝从而释放应力。引起“整体墙”产生内应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墙体材料及砂浆等产品(材料)的干缩变形而产生内应力,其大小与实际干缩值成正比,而实际干缩值的大小则与新墙材的标态干缩值、实际含水率是同方向变化,与产品的龄期是反方向变化。
2、砌体的沉降收缩而产生内应力。砌体在砌筑过程及砌筑完成后都会形成沉降收缩,包括砌体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砂浆塑性变形而下沉,也包括墙体材料和砂浆的干燥收缩,其内应力的大小与砌体的沉缩量成正比。
3、温度应力而产生的内应力。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钢筋砼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为砌体温度线膨胀系数的两倍。当温度变化时,钢筋砼与砌体的变形不同步,由于建筑物是超静定结构,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化引起足够大的变形时,建筑物将产生温度应力,即在“整体墙”产生内应力。内应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正比,这种温度应力在红砖墙体中同样会形成。当作用于构件的温度应力超过钢筋砼与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将出现裂缝。所以,在楼梯间圈梁与砌体交接处、砼屋盖与墙体交接处,水平裂缝比较多。
4、建筑物构造不合理引起的内应力。建筑物某些部位如果设计时刚性不足,则由于其自身的变形而产生内应力,而这些内应力最终作用于墙体上。
二、砂蒸压加气砼砌块墙体防裂缝和渗漏措施
1、加强砂蒸压加气砼砌块自保温墙体的材料质量控制
1、加强砂蒸压加气砼砌块自保温墙体的材料质量控制
1)砂蒸压加气砼砌块的质量要求。砂蒸压加气砌块的进场验收主要是检查材料的性能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书和复试报告、外观质量(尺寸)、导热系数、密度等级和强度等级应符合验收及设计要求。对导热系数、密度等级、强度等级三项指标必须进行见证取样抽检复试,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2)粘结剂的质量要求。粘结剂的进场验收主要是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和复试报告。粘结剂的保水性、抗压强度、压剪胶结强度三项指标应进行见证取样抽检复试。
3)耐碱玻纤网格布的质量要求。耐碱玻纤网格布的进场验收主要是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和复试报告。耐碱玻纤网格布断裂强力、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断裂应变三项指标应进行见证取样抽检复试。
3)耐碱玻纤网格布的质量要求。耐碱玻纤网格布的进场验收主要是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和复试报告。耐碱玻纤网格布断裂强力、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断裂应变三项指标应进行见证取样抽检复试。
4)配套材料的质量要求。外墙构造所用配套材料的进场验收参照外保温体系材料的质量验收要求,不符合要求或复试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2、砂蒸压加气砼砌块自保温墙体建筑结构构造的主要要求
1)墙面防裂措施。砂蒸压加气砼砌块与梁柱之间应留10~15mm的缝隙,墙体和主体结构之间宜采取柔性连接,应打PU发泡剂填嵌,室外一侧的缝隙口再用外墙弹性腻子封闭。构造柱与砂蒸压加气砼砌块墙体在墙面处理时,交接处应加贴耐碱玻纤网格布,宽度不宜小于200mm:框架填充墙在墙面处理时,应在不同材料交接处加贴耐碱玻纤网格布,宽度不宜小于200mm,在工程实践中,内墙满贴耐碱玻纤网格布起到了很好的防裂效果。
2)墙体底部应设高度不小于200mm的砼导墙,导墙内侧与墙体内侧平,外侧与砼梁外侧平,导墙外侧的冷桥处理同梁、柱,门洞处导墙应断开。
3)水电管线的暗敷,必须待墙体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方能进行,严禁在墙体上开凿斜向和水平槽。管线开槽(开关或接线盒),采取专用修补材料分次补平,为提高抗裂性,在做腻子时,可沿缝贴耐碱玻纤网格布或加设镀锌钢丝网,宽度不宜小于200mm。